馬來西亞第二天
這是第一次試著要搭國外客運的初體驗
廢話不多說 一大清早七點就到了
馬來西亞的Puduraya公車總站
其實標示甚至比台北清楚 不過廣播都是馬來文有點囧 都聽不懂
我的車票...質感比和欣跟統聯好多了。
但是重點是 車票上沒有寫在哪號門上車.....
在好心警衛及時不懂英文卻還是很熱心幫助我的狀況下,我終於撘上車了。車子蠻新的,而且一排三個坐椅,還不錯寬敞。
好不容易到了麻六甲的轉運站(有點類似中港轉運站,但還要更大),不過中間趕著換車就沒幫它拍照
換成了麻六甲當地公車,這就蠻舊了,不過至少有冷氣。(而且冷氣開很強)終於到了麻六甲市區囉!
第一站:紅樓,是具代表性的廣場,看到紅紅就不難想見,跟台灣的紅毛城一樣,是荷蘭人留下來的啦
第二站:舊城牆一隅,想像以前就是以這城牆加上大炮抵禦外侮,然後又看著它現在靜靜佇立在河邊,就還蠻有一種歷史的滄傷感。
第三站:大水車,上面的牌子有寫道,這是一個象徵當時麻六甲繁榮的一項物品,有一個看板有介紹說,麻六甲盛極一時的時候,好像有幾十種語言在當地被使用吧!就是各種人都在這裡發展的意思吧
第四站:海事博物館,用一艘英國的商船(如果沒記錯)改建而成,這種在電影上才能看到的船,我今天也終於有機會上去啦。裡面是一些麻六甲過去的狀況介紹,各國當時的商船模型阿,使用的錢幣等等。蠻有歷史文化的感覺,因為都能實際看到東西,不像是看課本那樣只能想像。
第五站:是一個小城門,不過上面的雕刻都還很清楚,很像那種國家寶藏會有找線索的的圖騰。
第六站:St. Paul’s Hill 上面的Church,本來荷蘭人是建造來當教堂的,但後來被英國人佔據之後,就被當作火藥庫使用,裡面有很多當時死在這裡的外國人的墓碑,它的屋頂已經不在了,但這些斷垣殘壁所代表的歷史價值還是被世界文化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