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ugust 1, 2011

The Historical Ruins of Chan Chan & the City of Piura, Huanchaco & Trujillo (印加遺址-昌昌及 祕魯小城-皮烏拉、萬查科和特魯希略)

進到祕魯的第一站,是前往跟台灣遙遙相望位為太平洋另一端的「Trujillo」
這邊除了靠近海邊所以是祕魯北邊的度假勝地之外,另外因為它靠近一個祕魯北部的印加遺址「昌昌」!
所以除了我之外,加上我在厄瓜多邊境遇到的奧地利人Alex及在祕魯境內小鎮Piura遇到的英國人Hamish就這樣出發!
=====序章●Piura(皮烏拉)=====
我是買從厄瓜多的小鎮Loja(洛哈)直接進到祕魯城鎮Piura(皮烏拉)的客運車票!
只要在邊境過境時下車蓋厄國的出境章及走過邊境的橋蓋祕國的入境章就好,算是直達車!
只是阿,這邊的客運路上都還是會另外載客,可以想成是只要路邊有人想順路搭順風車,就可以招手給點錢撘上車
所以會形成,像我們這種有買票從A到B城市的人有位置,其他搭順風車的人站著的狀態,
可能他們服務業的觀念對我們來說相對不成熟(或更應該說文化不同?!),所以大家也都習以為常!
DSC07837DSC07832
到達Piura,想買去Trujillo的過夜車,所以要準備開始洽詢,不過發現他們連車站都沒有,你要搭某家客運的車
就得到那家客運的營業處去問,雖然啦,還是有一個聚集處,大多數的客運都在那附近!只是還是很不方便!
而且詢問之後發現當天的車都滿了,所以還只能買隔天早上的!整個混亂到不行!
在這一天,我只有一種感覺「祕魯怎麼這麼像南美的『印度』啊???」
DSC07843 DSC07845
DSC07847 DSC07849
看著那塵土飛揚,還有一部部嘟嘟車闖蕩在馬路上,混亂的市場,甚至偶爾還聞到尿騷味!
雖然比較起來還是好一些,但簡直就是「好一點的印度」嘛!!!
瞬間覺得,天阿!我接下來一個月要待在這個國家耶,是要怎麼過日子?!

=====Huanchaco (萬查科)======
萬查科是位於太平洋海邊的一座小城鎮,鄰近祕魯北邊最大的城市-Trujillo(特魯希略)!
由於位於海邊,所以這邊似乎蠻多人在衝浪的,但是我們到的幾天,天氣都不是很好,沒看到多少人在衝浪
不過海灘雖稱不上美,但是應該也是個不錯適合休息的地方!
DSC07857
這邊還是不要忘記了是我稱為南美的印度的地方,所以有至少兩點相像!
第一,這裡物價也超便宜,我住的地方一晚150台幣,三個人一間房,至少蠻乾淨的就是了!
第二,這邊有些硬體設施就不要強求太好了,舉個例子,這邊的公車也是隨招隨停的機制,但車子實在是很舊
我在此還見到了我從來沒有見過最長的打檔桿兒!超炫,我再車後面一直觀察到底怎麼操縱的!
DSC07860
晚上坐這種車回家,我也忍不住照了相,那種在印度跟斯里蘭卡的感覺又浮現,感覺在我們這邊要淘汰的車款
這邊(也指印度)就有辦法把它修好並讓它在路上跑,這就是他們厲害的地方了!
DSC07921

=====Trujillo (特魯希略)======
Trujillo算是祕魯北方屬一屬二的大城市,僅管旅遊書上盡是推薦大家住在萬查科,而那邊的確有它的好
但我個人覺得,在南美這種風格上往往都蠻類似的城市構造下,Trujillo算是我比較喜歡的一個!
主要原因我覺得可能是因為它的建築跟街道風格雖然很像,但是這座城市建築的色彩比較多變,而且鮮豔!
DSC07911 
DSC07912 DSC07909
雖然熱鬧,但不是充滿觀光客的那種,而是感受到當地熱絡的熱鬧!
所以這邊給我的感受相當的好,這時候已經沒有印度的感覺了,不過唯一笨的是車票還是要到個別的營業處去買!
笨死了~~~~~~~~~~~~~

=====Chan Chan (印加遺址●昌昌)=====
這邊曾是哥倫布發現南美洲之前印加文化最大的一座城市!所以是蠻具有其歷史意義的!
在西班牙征服這片大陸之前,許多印加文化其實是像昌昌一樣,坐落在比較平地甚至是海邊的地區,
但當殖民者開始拓展自己的勢力之後,印加人被分裂,並且許多往山上逃往並發展,
嚮導告訴我們,這也是為什麼有平地的印加文化跟山地的印加文化!
但平地的印加文化,由於是被殖民者摧殘之後,要不被同化,要不被整個毀壞!所以其實較山地的印加文化更難考究
理論上兩者之間應該是承先啟後的,但由於西班牙人的蹂躪,造成了這中間的文化傳承有了鴻溝!

總之,回到正題,前往這座難得的遺址「昌昌」!
從萬查科前往,只要坐那種隨招隨停的公車(Combis)(約10台幣)就夠,可以請司機提醒下車!
不過下車只是在主要馬路旁放你下,接下來自己向裡邊走個15-20分鐘才會到入口處!
DSC07862
這段路你會感受到中文「鳥不生蛋,雞不拉屎」、英文「The middle of nowhere」的意境
接著慢慢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兩三層樓以上高的,像是沙雕的城牆,這就表示到達目的地了!

走入昌昌遺址,會先看到主要廣場,這邊以前是拿來作為一些宗教祭祀或是政治目的的集會場所,
而且還必須是一些有身分或地位的人才能進到這裡面來,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有資格進入的!
DSC07867
上圖中,我站的方向就是人們進入廣場的方向,至於前方有兩座像的地方則是國王進出的出入口!
DSC07868DSC07870
廣場兩側是有一階的落差,是讓進來的人得以有位置坐下來的設計,至於背後的簡單圖形也是有意義的
如同上右圖,最下面是鵜鵠代表的是「地」,接著往上一條條橫線代表著「水」,再向上一片空空的代表的是「天」
我們幾個人在討論為什麼三層會是天水地,這邏輯不合!我們甚至想出,不管任何水都是建立在有土地的基礎上(自圓其說)
不過最後嚮導是說,這只是印加人的世界觀跟我們不同,沒有特別什麼別具意義的來由!
但是,鵜鵠一隻一隻的方向,還代表著人們應該魚貫而入廣場的方向,所以廣場左右兩側是對稱的!
每一隻鵜鵠亦代表著每一個人應該坐下的位置,很可愛吧?!

接著我們來到,可以說有很多小小神廟的地方,古代的印加人會崇信一些神靈,並像我們會有代表的像(即使自然崇拜)
印加王為了要控制這些部族,會把各個部族的崇拜神靈給拿來到國王居住的皇宮內供奉,以從精神層面讓被征服者不反叛
DSC07877 DSC07878
如上右圖,一個U字型通常會擺上一個部族的神靈,這邊總共有18個,所以可以想見這座皇宮曾經一度控制共18個部族
而到處可見的菱形文格的部分,則代表著佔這時候印加人非常重要的漁業文化!
嚮導一直強調,即使印加人不斷地在這邊強調漁業,也就是「海」的文化,但實際上農業文化才是主要的食物來源
但在皇宮中不斷強調「海」,是因為他們相信他們的祖先,也是第一個皇朝的起源,是自海上的部族!
所以後世在建築上也都會以「海」為主,我想算是一種尊崇祖先的感覺吧!

這邊我們還發現了非常像是286電腦時代的遊戲顯示的鵜鵠,印加人這時候就會用這種方格式的方式畫圖了 厲害!
DSC07881

其他還有第二廣場,一座蓄水池跟一座殉葬場,不過比起來就很像是一堆沙碉堡,沒有太特別的感覺,就不多做介紹
似乎考古發現的文物的部分,都在博物館裡,所以這邊只有建築,感覺很像是一個空殼!
但是到這邊來,還是可以感受到,在這裡是一座多大的城市!不過皇宮區很大的原因倒是有點匪夷所思!
話說,嚮導告訴我們,當印加王過世之後,他的老婆(只有皇后一人)會被下毒賜死,然後跟國王葬在一起!
接著,這座皇宮就遷移到其他地方了,所以在昌昌這個地方似乎原來有九座這樣的皇宮!難怪搞得這麼大一片區域
因為有很沒效率加很浪費資源的一項怎麼說......應該說習俗吧!

說真的,這是第一次這麼接近印加文化,但怎麼讓我覺得......他們好像不怎麼聰明嘛 XDDD!!!
手工藝的部分也沒有什麼文物讓我看到,所以無法做些什麼評論,但就建築的話,其實他們在什麼沒有的地方
作出像是沙雕般的城堡皇宮(當然差別是很堅固),我覺得還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雖然說嚮導說文化的傳承上,平地的印加文化自此沒有傳承到後代的山地印加文化
但我覺得至少建築的概念上,應該還是有的!不然也不會產生舉世聞明的馬丘比丘吧!!!

=====小記=====
在回住的地方的路上,因為要問在哪裡搭車,所以遇到了個當地的秘魯警察!
他看到我就先問說是從哪裡來,並用日文跟我搭話,好巧不巧我總是會一點點日文
所以我竟然在南美這個異大陸,用非英文、非西班牙文也非中文跟當地人交談!
竟然是「日文」耶!!!只能說語言這種東西真的是太神奇太神奇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